第十九章 朦朧之美
關燈
小
中
大
書生?
哦,說的是漠然吧。
我可不說什麽反駁的話畢竟現在的報恩手法是這個確實沒錯。
看這位趙公子非富即貴的樣子我也是保準了自己是絕對不會上這條賊船的。
況且距離產生美。
距離會使本來不很完美的人看上去很完美。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詩中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確。真正的距離並不在乎路程的長短,心與心如果能靠近。那天涯也如咫尺一般切近。
我沒有去過太空。但我聽說,從太空遙望地球,那是一顆美麗的天藍色的星球。像一顆寶石,在搖曳著光輝,但從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腳下的土地。工廠不停地排出的廢氣、汙水,一切似乎沒有了那份祥和和寧靜。於是,我理解了距離產生美的意義。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們。有時太過於接近目標。以至於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們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於是我們厭倦了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別的完美,人生也在這一次次放棄和追求中充實。之後。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離的修飾。
有一個畫家。在他作畫的時候,總是不時地後退幾步來觀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驅使,問他後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為人,了解不需要形影不離,喜愛需要有一定空間來彼此放松。
距離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優雅的山峰,欣賞其優雅,無需身臨其境;原本洶湧的大海,要領略它的波濤,也不必登上海輪,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巖石上,任海風吹亂發絲,任驕陽曬黑皮膚,任潮水拍打腳下的巨石。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那麽,讓自己飛翔,化作一只蒼鷹,你會看到藍天、白浪、金色的沙灘、暗紅的礁石。這時,你說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賀。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於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無美可言,於是抱怨這個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嗎?有的人或抱得太緊,或看得太清,而世間本就沒有完人,所以他們的一生充斥著孤獨和失落。人與人就像兩個運動的分子,只有拉開了距離才會相互吸引,只有距離才會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於是距離成了一雙眼睛,她明亮、她迷離,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滿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緊密,世界就會因充滿了距離而美麗。
其實這樣的距離美也稱作朦朧美。
對象形象模糊,概念不確定,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朦朧含蓄的美。其特征是用某種朦朧模糊而含蓄的形式來表現多義性的內容,使欣賞者在欣賞中通過猜測、想像和意會,才能獲得某種審美享受。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已開始重視藝術的朦朧美。《世說新語》中記載“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劉勰《文心雕龍?隱秀》中說“隱之為體”,“優采潛發”,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及後人說的“水中月,鏡中花”等,都是追求一種朦朧蘊藉的美。
現代中外藝術追求模糊、抽象等,也試圖達到朦朧美的效果。自然界中,水光山色的空蒙迷茫,月光下物體的模糊恍惚等即為自然界的朦朧美。藝術中的朦朧美表現於內容意蘊的模糊、多義、抽象、含蓄蘊藉不直露,表現於形式多用比興、象征、隱喻,語言、形、色、聲及其組合的模糊不確定、離奇超常,大幅度的變形、變色、變聲,使人難以通過直觀和按常理加以理解,必須通過豐富的想像力進行猜測、推斷,才能把握其真實的含義和內在的美。
朦朧美可以造成特定的意境,誘發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人在似明白又模糊中得到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
距離美是不是一定是美,那是不確定的。
距離產生美,在很長時間裏,以為這句話無懈可擊。隨著歲月的流逝,心中又多了一點點感想,身邊依然可以聽到很多人說“距離產生美”。然而距離產生美是否是正確的?無論是怎麽樣的感情,適當的距離會產生美是對的,所謂距離美,朦朧美。這個距離產生的東西,在適當的距離,適當的空間與時間,會讓人產生一定的美感,而美的距離到度是在哪個程度上呢,是否有一個標準的度數,是否有一定的長度可以量出?我想對此無從說起吧!人與人之間彼此雙方都需要一點神秘或個人的一點空間,如彼此連一點點個人空間都沒有的話,那時間久了也會生厭,所以這時就需要營造一個距離。對於短暫的距離應該是說可以產生美,因為彼此分開以後有一種迫切渴望重逢的雀躍,所以也就有“小別勝新婚”一說法。但是這種距離如果分開的時間比較長,是否還可以產生那種美?在情感上,距離有時並不能產生美,反而遠離了美。分居兩地的戀人,有著一個固定的距離,如果再加上無止境的時間,長久的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有時有可能造成彼此感情上的距離與陌生,或者移情別戀。不是生活在同一環境中,變化的概率很大,因為人的情感是善變的,是需要不斷通過交流來加深和不斷補充的。分開時間久了,是否還能找到共同的語言,不在同一個空間裏,你的苦衷對方是否了解,有時需要一個深情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卻不可能一直用幾句言語來代替。漸漸的距離的美於是變成了記憶裏的美。然後再由時間將記憶慢慢淡化。距離產生美有時聽上去很浪漫的,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從古至今有哪個愛情是由距離產生的?分離的日子如果是在一個短暫的時間裏,那的確是一種美。如果說距離一定會產生美的話,那麽,牛郎織女它們的距離是一種美還是一種折磨?如果一定要說這是一種美的話,那也無可厚非,是啊!每年漫長的等待只為那一天,這是一種偉大的美,不是麽?最起碼還是個有希望的等待。如果說距離產生在無止境的時間裏,是一個迷茫的無底洞也會是一種美,我只能無言以對了。
在我個人認為,距離產生的美與時間也是息息相關。距離能產生美,在一定情形下,是有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之分的。反而從距離中產生的是距離而非美。時間長了,它可以沖淡一切,它會將很多東西都淡化,將很多的事情從根本上腐蝕,這時所謂的距離美是否還存在呢?不是一直都有人說時間加上空間可以淡化一切麽?所以說距離產生美也要受到一定限制才能體現出它的美。
但朦朧美卻是不能否定的。
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杏花煙雨,霧中水月也是一種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堅定透徹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江南小橋,霧鎖樓臺也是一種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確的數據,經典的公式是嚴謹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麗的詩篇更是體現著生活的朦朧之美。
詩人有雲: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覆雜。誠然,星星上的塵土展示的是荒涼與真實之美,然而關於星星月亮的美麗傳說卻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正是這些遐思與向往,正是這些朦朧的美麗喚起人們心中的向往,引導著人們飛向月球、飛向火星、飛向外太空,生活中的朦朧之美是生活進步的助推器。?朦朧之美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源頭。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女媧造人,從嫦娥奔月到誇父追日,繽紛多彩的神話故事作為民族的瑰寶流傳下來。這些,何嘗不是前進中的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朦朧的感知呢?即使在接受了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今天,信奉無神論的我們仍舊可在其中體會到想象與創造的美麗。
朦朧之美是靈感迸發的源泉。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那一句“江楓魚火對愁眠”更是深入人心。然而近年來,不少人卻提出新解,將之譯為江村橋和楓橋對著愁眠山,還不惜為此進行考證,結果將千古絕唱的動人意韻破壞的蕩然無存。如果說探索月球是未知的神秘在召喚我們,是對朦朧之美的繼承,那對“新解”所做的考證就完全是畫蛇添足了。當汨羅江畔的屈原吟出《天問》時,我想他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一個回答。問天何壽?問地何極?生何歡?死何苦?情為何物?蒼生何辜?若是將這些疑問盡數回答,那這千古瑰麗詩篇的韻味豈不是要蕩然無存??生活的智者總會在如流的歲月中坐觀紅塵,拈花微笑。縱然失意如張繼,悲苦如屈原仍能品出生活的朦朧意韻,我們又何苦去破壞呢?懂得領略朦朧之美,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
現在那趙公子看著我是覺得美了,可要知道我的真實本性還不一定喜歡我呢。
況且我還是個妖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哦,說的是漠然吧。
我可不說什麽反駁的話畢竟現在的報恩手法是這個確實沒錯。
看這位趙公子非富即貴的樣子我也是保準了自己是絕對不會上這條賊船的。
況且距離產生美。
距離會使本來不很完美的人看上去很完美。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詩中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確。真正的距離並不在乎路程的長短,心與心如果能靠近。那天涯也如咫尺一般切近。
我沒有去過太空。但我聽說,從太空遙望地球,那是一顆美麗的天藍色的星球。像一顆寶石,在搖曳著光輝,但從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腳下的土地。工廠不停地排出的廢氣、汙水,一切似乎沒有了那份祥和和寧靜。於是,我理解了距離產生美的意義。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們。有時太過於接近目標。以至於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們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於是我們厭倦了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別的完美,人生也在這一次次放棄和追求中充實。之後。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離的修飾。
有一個畫家。在他作畫的時候,總是不時地後退幾步來觀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驅使,問他後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為人,了解不需要形影不離,喜愛需要有一定空間來彼此放松。
距離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優雅的山峰,欣賞其優雅,無需身臨其境;原本洶湧的大海,要領略它的波濤,也不必登上海輪,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巖石上,任海風吹亂發絲,任驕陽曬黑皮膚,任潮水拍打腳下的巨石。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那麽,讓自己飛翔,化作一只蒼鷹,你會看到藍天、白浪、金色的沙灘、暗紅的礁石。這時,你說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賀。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於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無美可言,於是抱怨這個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嗎?有的人或抱得太緊,或看得太清,而世間本就沒有完人,所以他們的一生充斥著孤獨和失落。人與人就像兩個運動的分子,只有拉開了距離才會相互吸引,只有距離才會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於是距離成了一雙眼睛,她明亮、她迷離,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滿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緊密,世界就會因充滿了距離而美麗。
其實這樣的距離美也稱作朦朧美。
對象形象模糊,概念不確定,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朦朧含蓄的美。其特征是用某種朦朧模糊而含蓄的形式來表現多義性的內容,使欣賞者在欣賞中通過猜測、想像和意會,才能獲得某種審美享受。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已開始重視藝術的朦朧美。《世說新語》中記載“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劉勰《文心雕龍?隱秀》中說“隱之為體”,“優采潛發”,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及後人說的“水中月,鏡中花”等,都是追求一種朦朧蘊藉的美。
現代中外藝術追求模糊、抽象等,也試圖達到朦朧美的效果。自然界中,水光山色的空蒙迷茫,月光下物體的模糊恍惚等即為自然界的朦朧美。藝術中的朦朧美表現於內容意蘊的模糊、多義、抽象、含蓄蘊藉不直露,表現於形式多用比興、象征、隱喻,語言、形、色、聲及其組合的模糊不確定、離奇超常,大幅度的變形、變色、變聲,使人難以通過直觀和按常理加以理解,必須通過豐富的想像力進行猜測、推斷,才能把握其真實的含義和內在的美。
朦朧美可以造成特定的意境,誘發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人在似明白又模糊中得到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
距離美是不是一定是美,那是不確定的。
距離產生美,在很長時間裏,以為這句話無懈可擊。隨著歲月的流逝,心中又多了一點點感想,身邊依然可以聽到很多人說“距離產生美”。然而距離產生美是否是正確的?無論是怎麽樣的感情,適當的距離會產生美是對的,所謂距離美,朦朧美。這個距離產生的東西,在適當的距離,適當的空間與時間,會讓人產生一定的美感,而美的距離到度是在哪個程度上呢,是否有一個標準的度數,是否有一定的長度可以量出?我想對此無從說起吧!人與人之間彼此雙方都需要一點神秘或個人的一點空間,如彼此連一點點個人空間都沒有的話,那時間久了也會生厭,所以這時就需要營造一個距離。對於短暫的距離應該是說可以產生美,因為彼此分開以後有一種迫切渴望重逢的雀躍,所以也就有“小別勝新婚”一說法。但是這種距離如果分開的時間比較長,是否還可以產生那種美?在情感上,距離有時並不能產生美,反而遠離了美。分居兩地的戀人,有著一個固定的距離,如果再加上無止境的時間,長久的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有時有可能造成彼此感情上的距離與陌生,或者移情別戀。不是生活在同一環境中,變化的概率很大,因為人的情感是善變的,是需要不斷通過交流來加深和不斷補充的。分開時間久了,是否還能找到共同的語言,不在同一個空間裏,你的苦衷對方是否了解,有時需要一個深情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卻不可能一直用幾句言語來代替。漸漸的距離的美於是變成了記憶裏的美。然後再由時間將記憶慢慢淡化。距離產生美有時聽上去很浪漫的,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從古至今有哪個愛情是由距離產生的?分離的日子如果是在一個短暫的時間裏,那的確是一種美。如果說距離一定會產生美的話,那麽,牛郎織女它們的距離是一種美還是一種折磨?如果一定要說這是一種美的話,那也無可厚非,是啊!每年漫長的等待只為那一天,這是一種偉大的美,不是麽?最起碼還是個有希望的等待。如果說距離產生在無止境的時間裏,是一個迷茫的無底洞也會是一種美,我只能無言以對了。
在我個人認為,距離產生的美與時間也是息息相關。距離能產生美,在一定情形下,是有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之分的。反而從距離中產生的是距離而非美。時間長了,它可以沖淡一切,它會將很多東西都淡化,將很多的事情從根本上腐蝕,這時所謂的距離美是否還存在呢?不是一直都有人說時間加上空間可以淡化一切麽?所以說距離產生美也要受到一定限制才能體現出它的美。
但朦朧美卻是不能否定的。
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杏花煙雨,霧中水月也是一種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堅定透徹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江南小橋,霧鎖樓臺也是一種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確的數據,經典的公式是嚴謹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麗的詩篇更是體現著生活的朦朧之美。
詩人有雲: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覆雜。誠然,星星上的塵土展示的是荒涼與真實之美,然而關於星星月亮的美麗傳說卻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正是這些遐思與向往,正是這些朦朧的美麗喚起人們心中的向往,引導著人們飛向月球、飛向火星、飛向外太空,生活中的朦朧之美是生活進步的助推器。?朦朧之美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源頭。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女媧造人,從嫦娥奔月到誇父追日,繽紛多彩的神話故事作為民族的瑰寶流傳下來。這些,何嘗不是前進中的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朦朧的感知呢?即使在接受了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今天,信奉無神論的我們仍舊可在其中體會到想象與創造的美麗。
朦朧之美是靈感迸發的源泉。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那一句“江楓魚火對愁眠”更是深入人心。然而近年來,不少人卻提出新解,將之譯為江村橋和楓橋對著愁眠山,還不惜為此進行考證,結果將千古絕唱的動人意韻破壞的蕩然無存。如果說探索月球是未知的神秘在召喚我們,是對朦朧之美的繼承,那對“新解”所做的考證就完全是畫蛇添足了。當汨羅江畔的屈原吟出《天問》時,我想他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一個回答。問天何壽?問地何極?生何歡?死何苦?情為何物?蒼生何辜?若是將這些疑問盡數回答,那這千古瑰麗詩篇的韻味豈不是要蕩然無存??生活的智者總會在如流的歲月中坐觀紅塵,拈花微笑。縱然失意如張繼,悲苦如屈原仍能品出生活的朦朧意韻,我們又何苦去破壞呢?懂得領略朦朧之美,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
現在那趙公子看著我是覺得美了,可要知道我的真實本性還不一定喜歡我呢。
況且我還是個妖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